祖孙三代农民接力种粮 科技助力闯出新“稻”路
来源:欧宝网址    发布时间:2024-03-15 15:13:03
  •   其时正值水稻育秧季,在丹阳珥陵镇祥里村一方育秧田里,祖孙三代的种粮人正在繁忙着,父亲霍洪涛对已铺设好喷灌设备的秧田进行着调试;儿子霍源则控制着一架无人机对第一批现已出苗的秧田展开病虫害飞防作业;站在一旁田埂边的爷爷霍阿耇,看着眼前的麦黄秧绿更是喜不自禁,感叹现在科技种粮真是越种越有劲!

      爷爷霍阿耇是祥里新丰自然村最早的一位种粮大户,早在1991年,村党支部书记找到他,请他承揽村里无人肯种的36亩抛荒地。霍阿耉深知,这些地是村里最低洼的地,易受洪涝灾害,但村里信任本身可以打败困难,所以霍阿耇决然签订了承揽合同。从此,他和妻子起早贪黑、专心扑在这几十亩地上精耕细作,简直每天都要到地里打转。

      说起以往承揽种粮的进程,年近七旬的霍阿耇感慨万千:“其时农业税还没革除,农民种田担负挺重,再加上机械化没有推广,田里深重的农活大部分要依托力工,可以说仍是传统的脸朝黄土背朝天,割麦插秧累折腰。”虽然老霍种了大半生田,但种粮规划一直逗留在这36亩地之间。

      2008年,中学结业后在外从事电缆装置的儿子霍洪涛,在国家“一免三补”支农惠农方针的感化下,自动回归郊野。他从购买小型插秧机展开机插秧服务下手,帮忙霍阿耇做好粮食栽培。

      “也许是一差二错,我其时给邻近一个外来种田大户展开水稻机插一条龙服务,但他因为栽培赔本,当年竟连夜跑路了,我连机插服务费也没要回。无法只能将其撂下的流通土地接管了一部分。”本年45岁的霍洪涛表明,也是从那时起,他开端向规划化种粮跨进。2013年,遵从镇里农服中心的主张,他家注册成立了“百益源家庭农场”,并连续增加了大型拖拉机、高速插秧机、粮食烘干设备等巨细农机配备,完成了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作业。

      “非常感谢国家农机置办补助力度的不断加大,农场的土地越种越多,但有了各种农机,省工节本,地也越种越轻松。”霍洪涛算了一笔账,“曾经人工工资这块,农场每年要支付七八万元,最多时高达十多万,现在用人少了,只需要两三万元。并且这些年来农场一直是稳产高产,遇上年景好、粮价高的年份,稻麦两季亩均纯利润可达700元左右,差的时分也能保本运营。”

      现在,百益源家庭农场流通承揽的粮田面积已达1247亩。因为规划化栽培运营有方,作为新式工作农民的霍洪涛,先后被评为镇江市村庄科技致富带头人、丹阳市劳模,并当选为丹阳市人大代表。百益源家庭农场也被评为省级演示家庭农场。

      孙子霍源23岁,从丹阳中专结业后,也曾去过企业、饭馆等地打工,但发现支付与心中抱负并不成正比。“合理我苦恼怅惘时,父亲与我谈心,主张我回来打理才智农机这块。”而有了年轻人的接手,正好可为下一步创立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奠定根底。

      霍源的家门上还贴着大红“喜”字,本来本年5月2日是他成婚的大喜日子。尚在新婚蜜月中的他就和父亲一同忙着育秧了。“现在第一批流水线育秧后的秧盘现已出苗,将被铺放到9亩秧田内。”霍源还指着库房内规整堆积的一排排下了育秧流水线、预备暗化出苗的硬盘说,“这些将分批运往秧田周围新建的两个大棚里保温催芽。”

      从事农业生产3年来,霍源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农业与农机技能培育和练习,使用自己所学帮忙父亲在促进粮食生产高质高效上做文章。现在农场试点了五六十亩稻鸭共作、新添了2架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看到儿子从种田外行人变成懂农业、知耕耘、爱农业、会农机的新农民,父亲霍洪涛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现在00后从事农业的新生力量仍是太少了,像我这一辈的年轻人大多想去大城市开展,有些人或许觉得回家种田是一件丢人的事。”霍源却以为,现代农业、新式农民和曩昔有了很大差异,不光要有勤劳的双手,更要靠科技、靠脑子,由“会种田”转向“慧种田”。

      祖孙三代接力机械化、规划化、科技化种粮,种出的不仅是农家增收致富的新“稻”路,也将引领更多新农民回归期望的郊野,为推动村庄复兴、建造农业强国注入新动能,激起农业村庄高水平开展的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