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陇原,田野弥漫着浓郁的丰收气息。旱塬山乡,因一项技术的神奇力量,正变成黍穗飘香的“粮仓”。 千里河西,祁连冰雪融水滋养着绿洲走廊。因为一项技术的推广,这片以大水漫灌著称的土地,正在改变着传统的耕作方式。农民变“浇地”为“浇作物”,茫茫沃野已展露可持续发展的曙光。 甘肃,十年九旱。连年干旱,粮食却获得丰收,尤其罕见冬春夏连旱的2009年,粮食总产达906万吨,创历史顶配水平。往昔干旱只能带来贫瘠甚至绝望,如今旱地披翠挂绿,千万亩旱地变成粮食高产田。 神奇的力量源于一项被誉为旱作农业革命性的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这个叫起来有些拗口的名词,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区广大农民群众却耳熟能详。 备受广大农民欢迎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被誉为“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它改写了旱作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在国内率先闯出一条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的旱作农业新路子。 今年,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推广面积达1048万亩,覆盖了全省年降雨量在250毫米至500毫米的整个旱作农业区。山川梁峁、梯田坡洼,全膜玉米铺向天际,丰收在望,预计增产粮食100万吨。 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区涉及1800多万人口、3300多万亩耕地,占全省70%左右,是甘肃贫困区最集中的区域,常年干旱多灾,靠天吃饭。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甘肃省农技人员为应对干旱而发明的一项新技术。它使玉米、马铃薯平均增产30%以上,2007年,这项技术推广49.9万亩,增产粮食1亿斤;2008年289.5万亩,增产粮食8.7亿斤;2009年推广758.3万亩,增产粮食12亿斤。 2009年8月,农业部在甘肃省专门召开北方旱作农业现场会,召集15个省区市学习经验。专家建言,在西北地区有3000万亩旱地适宜推广这项技术,来打造北方旱作区新兴粮食产区。今年6月,作为我国最大旱作农业区的甘陕宁晋四省区,签订《甘陕宁晋四省区旱作农业协作方案》,四省区携手发展旱作农业,重点推广以甘肃创造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建设中国旱作农业技术高地。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带来甘肃省种植结构的重大变化。今年,甘肃省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夏秋粮结构调整为40∶60,这项技术顺应自然规律、科学规律、市场规律,压夏扩秋,粮食作物结构进一步优化。 同时,这项技术促进了草食畜牧业发展,大量玉米秸秆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丰富充足的原料,形成“玉米种植——养牛养羊——沼气——果蔬”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改变过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旱作农业为恢复优化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路子。 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一批旱作农业新技术,在旱作区“遍地开花”。旱地全膜覆土穴播免耕多茬种植技术,使冬小麦平均增产30%以上,为解决口粮安全开辟了新的途径;马铃薯脱毒种繁技术,已推广400万亩,明年1000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后,年增产粮食可达60万吨。 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是决定农业发展进程和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的条件。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一批旱作农业新技术,提升甘肃省旱作农业水平居全国旱作农业区前列。 在河东旱作区运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巧做“雨文章”之际,作为甘肃农业“精华地带”的河西及沿黄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崭露头角”。 在甘州区长安乡前进村,农民曹建荣的5亩葡萄园叶绿果茂,但见田间软管喷头密布,高垄低沟起伏,汩汩清流直接渗入作物根部。他说:“1亩葡萄每年仅用水200多立方米,而以前种蔬菜每亩地年用水300立方米。前些年种小麦玉米带田,每亩地年用水量600多立方米。” 从亩用水600多立方米减至300、200立方米,不单单是一个量的变化。重要的是,农民种植的作物经济效益慢慢的变好,1亩小麦玉米带田收入仅800多元,种蔬菜亩收入4000多元,种葡萄亩收入上万元!包括前进村在内的盈科灌区400多亩都种植高效节水作物。 “农田节水不仅仅要节水,更重要的要体现高效益,农民才心甘情愿去节水。种植高效益经济作物,大都是节水作物;而低效益作物,大都是大水漫灌的耗水作物。”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说。 过去,河西及沿黄灌区以大水漫灌为主,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各类用水总量的79%,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耗水“大户”。河西玉米、小麦两大类粮食作物亩均用水量分别为640、560立方米,高于全国492立方米的平均水平。 “河西地区如果不节水,尤其在‘耗水大户’农田上不节水,河西将变成荒漠戈壁!”有识之士疾呼。 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的战略部署,即到2012年累计推广1000万亩节水技术,实现节水10亿方,为生态用水和工业用水腾出新的用水空间。今年,甘肃省在河西及沿黄灌区示范推广高效农田技术226万亩,由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重点推广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垄作沟灌三大技术,预计节水2亿立方米。 农田节水技术探索出节水与高效作物相结合的种植模式,走出可持续发展高效农田节水之路。民勤县在石羊河流域发展节水滴灌日光温室7.9万亩,年产值9亿元,平均单方水效益分别是小麦、玉米、露地蔬菜的37、36和10倍。 农田节水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带来种植模式新变化,推动传统农业向“精种”农业发展。 通过以“水”调整产业体系,河西、沿黄灌区农业由粗放经营迈向“精耕细作”,品种定位由粗放传统作物转向优势作物,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敦煌的鲜食葡萄、瓜州的西甜瓜、凉州的酿酒葡萄、高台的番茄,形成规模化基地。 农田节水改革了农业耕作方式的转变。运用小型中耕机一次性开沟起垄、培土、中耕、除草,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亩均机耕及人工费10元,比传统耕作节约生产所带来的成本190元;同时推广秸秆还田、少耕免耕、高茬收割等配套节水技术,改变了传统铧犁深翻“越耕地越贫”的弊端。 同时,农田节水创新出葡萄套棉、葡萄套菜、大枣套棉等高效立体套种模式,对不同作物实施推广有机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穴盘育苗等新技术,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甘肃省马铃薯、中药材、苜蓿草、玉米制种、啤酒大麦5个产业位居全国第一,食用百合、肉羔羊、酿酒葡萄等10个产业位居全国前五位。具有鲜明的特色优势。如何提升特色产业转化升级?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说:“发展特色农业的潜力在园艺。用百姓的线亩田,提高了园艺技术,就提高了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实际问题,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才能推动特色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 作为甘肃省农民增收最大亮点的蔬菜产业,由于建立起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蔬菜种植已不再是川台农耕区独有的“专利”,已从川区向山区、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从耕作区向荒漠戈壁区“进军”,规模扩大,品质提高,打响了“高原夏菜”品牌。 在苹果种植方面,采用果实套袋、果形应用剂、高光效树形改良等实用技术,果品质量达到国内一流。红富士苹果质量超过原产地日本,元帅系列苹果可与美国蛇果相媲美,静宁、庄浪、秦安等县红富士苹果2009年每公斤高达5至7元,售价居国内领先。 今年,甘肃省创建12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2个国家级苹果标准园,全面实施无公害绿色蔬菜、水果各项国家、行业和区域标准,达到100%的标准化生产、100%测土配方施肥、100%统一防病虫害、100%商品化处理及100%品牌销售。“从技术层面上,推动标准化生产,是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省经济作物推广总站站长赵贵宾说。 在葡萄种植方面,标准化生产十分严苛。记者在临泽县银先绿色农业示范园区看到,一串串绿葡萄均匀地挂在枝头,每串葡萄大小基本一致。园区生产厂长宋国玉说:“我们按照标准生产葡萄,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光照好,葡萄不能太密集,剪掉多余的葡萄;每串葡萄在60至80粒左右,长到100至200粒,葡萄就不香甜了;施农家肥、不施农药,葡萄易贮放,否则容易发霉变质;还要保证葡萄果面干净、光泽鲜艳……” 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方面,甘肃省已由单一的某一项技术,延伸到集成综合技术体系。如种植蔬菜、水果、中药材、马铃薯、制种玉米,综合了良法良种、间作套种、节水灌溉、农业机械、农机农艺、无土栽培、配方施肥、免耕法等集成技术,提高了产量、质量和效益。